第四百七十章 论商 四-《小富即安?不,本公子意在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听说钱老曾经给陛下上书有提起,可最终却并没有得到陛下的回应。

    廖扶山万万没有料到秦仓敢在陈爵爷的面前说起这等尖锐的问题,他颇为担忧的看了看秦仓,这位刚正不阿的秦院正此刻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。

    他又看了看钱士林。

    钱士林却面带笑意,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。

    他的视线落在了陈小富的脸上。

    陈小富眉间微蹙,那眉间不像是隐含不喜之意,更像是在思索秦院正的这番话。

    对于秦仓的这一观点,此间除了廖承章之外的所有人其实心里都表示认同。

    这个因果关系很清晰——

    老百姓原本有土地。

    原本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劳从土地里获得收成。

    倘若税赋很轻,他们一年的收成除了缴税还能剩下一些用来养家糊口,这日子就算是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但正是因为税赋过重导致他们田地里的产出缴了税之后所剩无几,甚至还不够!

    他们能怎么办呢?

    总不至于卖儿女老婆吧?

    这税官府又非得要征收,逃也是逃不掉的!

    他们只能卖地!

    尤其是在灾年,田地严重欠收,但朝廷的税却依旧不变。

    偏偏这灾年田地的售价又最为便宜!

    各地那些大地主几乎都是在灾荒之年形成的。

    他们大肆低价买入田地,再雇佣那些没有了田地的村民来为他们耕种。

    而这些大地主几乎都是当地乡绅,他们的嫡系子孙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争气的能中个秀才或者举人。

    大周对有功名的人极为友好。

    秀才本人及其家里的部分男丁能免除劳役。

    秀才名下五十亩田地能免除税赋。

    至于举人的待遇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有举人之功名者,可免除其家族十几户人家男丁的劳役!

    举人名下两百亩田地不用缴纳任何税赋!

    举人可以为官,即便不为官也有与当地县令商议事务的政治权力。

    所以各地的大地主家里,通常都会培养出秀才甚至举人这样的子弟。

    他们拥有了大量的土地,许多土地还不用缴纳税赋,他们便能从土地中获取极大的利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