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:情深不寿相思劫-《烟锁相思殇红尘》
第(3/3)页
奈落用力点点头,望着他模糊的背影,知道风玄煜所去之处,不由沉叹一声。
一路奔腾,很快来到梧桐宫,风玄煜翻身下马,借着寒冬晨光,凝望着宫殿大门三个金色大字:梧桐宫。顿时,觉得脚下沉重如山竟迈不开步伐!
这里承载着他最痛苦最潦倒的两年,他怎么也想不通父皇为何一剑刺向娘亲?每晚噩梦纠缠,他常常半夜被梦魇惊醒,汗水湿透了衣裳,他倚床坐到天亮。
冰冷的宫殿却因苓妃慈母般关怀和爱护而变的温暖,也使他受伤的心灵逐渐愈合。一晃两年过去,虽然日夜挂念娘亲,但他谨遵苓妃的千叮万嘱,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突然传来娘亲的噩耗,他才从平静中惊醒,骇然失措,茫然无助。
风玄煜触目宫门上挂着白布随风飘扬,似乎哀诉着惋惜。他的幽暗的目光涌动悲怆,心头掠过哀恸:当年眼睁睁看着娘亲倒在血泊中而无能为力,事隔多年,似乎重演当年的悲惨,苓妃同样在他眼皮底下中掌,枉他一身绝艺却保护不了最亲的人!
风玄煜终于跨步走进宫门,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素衣,头戴小白花的奴婢垂头请安。
风玄煜一路穿过挂满白布的外廊,来到正厅,苓妃棺椁停放正中间,棺椁两边各守着风玄璟与桂嬷嬷,还有彦娘。灵堂上黑布高挂垂扬,白花绕堂而饰,白烛燃燃闪烁跳跃,并没有按皇室妃子奢华布置灵堂,连守灵的奴婢都不见一个,更别说诵经超渡的法师。简洁的灵堂并没有生者悲痛哀悼,死者的荒凉凄苦,而静谧的气氛似乎令人感觉不到生死诀别,阴阳相隔的哀痛。
风玄璟听到脚步声,抬头见风玄煜缓缓而来,他微愣,目光淡然如昔,已然不见那日的哀痛,只是他的一身披麻戴孝呈现出他在悼念亲人。
桂嬷嬷与彦娘沙哑着声音向风玄煜请安,可见她们突闻噩耗时的悲痛欲绝,眼睛肿红,但脸色却平静。桂嬷嬷服侍苓妃多年,虽是主仆,实则情同母女。而彦娘原是侍候曦妃,曦妃离逝后,心地善良的苓妃便召她入梧桐宫陪伴风玄煜。风玄煜逐放荒芜之地,她就一直跟随苓妃,直到风玄煜归来,苓妃遣她回风玄煜身边,管理邑王府上下。
风玄煜来到棺椁旁,棺盖还未合上,苓妃一脸安祥平躺棺内,一身华丽锦服,头戴珍珠冠冕,映衬着她端雅婉约的气质徐徐如生,似乎只是累了安然入眠而已。
母妃!风玄煜静静凝望她,心里低喃:煜儿不孝,未能护母妃周全,枉为人子,今夜姗姗来迟,还望母妃谅解!煜儿此生不愿亏欠于人,尤其以命相搏...
风玄璟起身,伫立他身旁,低沉道:“七弟不必悲伤,母妃一生善良,静然于世,不争不夺,宽容待人。母妃深情父皇,虽然身子早已虚弱,仍是强撑,只为了能陪父皇多走一段路程。母妃为父皇殉命,遂了夙愿,满全母妃深情大爱!”说着,风玄璟环视灵堂,又道:“母妃早已嘱咐,待她离世,不可奢侈过度,大肆铺张,华丽布饰,一切应简约而行,节俭从普。既是母妃所愿,理应遵从,不敢违背...”
风玄煜喟然长叹,目光黯然,苓妃予他的关怀怜爱一幕幕浮现眼前,他沉声道:“准备孝衣,本王为母妃守灵!”
桂嬷嬷与彦娘相视一望,眼里尽是欣悦,心里暗叹:邑王这般尽孝,不枉苓妃娘娘慈爱他一场!遂即刻下去准备孝衣。
待桂嬷嬷与彦娘为风玄煜披上孝衣,他便依着风玄璟身边跪伏。
风玄璟轻叹道:“我虽悲痛母妃离世,却更欣慰她所获得,父皇亲自为母妃穿上妃服,且戴上冠冕,说母妃娴静淑德,理应受此厚礼。又为母妃守灵一夜,可见父皇最终被母妃所感动...”
风玄璟言罢,抬眸注视棺椁,恍然若思:人如烛火,纷飞烟灭,若有来世,只希望母妃不必爱的这般苦楚!
风玄煜为苓妃守灵一昼一夜,当他卸下孝衣,步出梧桐宫,抬头遥望天际,一如前日来时,天际泛白,朦胧亮光。
早已等候多时的年公公一见风玄煜出来,疾步迎上来,急促道:“邑王,陛下留了手谕,朝政之事,全权由邑王秉持...”
风玄煜心头掠过惊愕,沉声道:“父皇呢?”
“陛下昨日已离宫了!”年公公惶诚惶恐道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