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许久,太后隐去悲痛,稳定情绪,平静地轻声道:“哀家从不曾提及伤心事,今日言之,自然是希望漓若姑娘远离是非之地,方为上策,以免牵扯其中,不得安宁。” 苏漓若回神,疑惑不解地望着她。 “漓若姑娘是个聪明人,理应明白哀家所言之意!”太后微皱眉目,思忖片刻又道:“倘若不解,哀家不妨明说,萧儿刚登帝位,朝野尚未稳定,朝臣联名上奏充实后宫。尤其选后之事,迫在眉睫,且拟定名额,欲强制萧儿选之。萧儿既然心系漓若姑娘,自然不肯轻易就范,扛着倔脾气与大臣僵持。萧儿这般年轻气盛,不懂变通的性子,哀家岂能不忧?” 太后顿了顿又道:“当年哀家曾无意中发现先皇珍藏一幅霓后画相,确实惊为天人,漓若姑娘的容貌与之一致。至此难道...漓若姑娘都没什么话要对哀家说的吗?” 苏漓若心里暗叹,太后既然敞开明说了,她再隐瞒下去也毫无意义。她坦然地点点头道:“没错,霓后是漓若的母后,只是往事已矣,不堪回首,忆之徒增悲伤,还请太后宽容!” 太后定定注视,须臾,叹息苦笑道:“往事已矣,不堪回首!漓若姑娘果然智慧,倒是哀家愚之,揪着不肯放下,的确徒增悲伤...”说着,她走近苏漓若,突然握住她的手,轻轻抚了抚,声音温婉道:“果然是倾国倾城!迷倒众生的玲珑人儿。”顿了顿又道:“但是...连姝姐姐的悲剧,漓若姑娘切不可重蹈覆辙...” 苏漓若蹙眉一怔:原来她一直忧虑的是这个!难怪愿意打开尘封的往事,自揭伤疤。其目的无非是明确告诉她,昼国跟裕国的关系堪比曾经敌对的邱国,既有连姝一事,太后又如何会让自己的儿子重复先皇的悲痛?更何况,先皇念念不忘她的母后,势必是太后扎心的暗刺,她又怎会让苏漓若留此,允许桦帝召她入宫呢? 太后见苏漓若神情恍惚,不由凝重脸色道:“若无往事,哀家决不阻挠,遂了萧儿的愿便是!可惜,造化弄人,哀家不能让萧儿与你再继续纠缠下去。予大昼...予你日后决无好处,漓若姑娘...适时终止这段孽缘吧!”说着,用力握住苏漓若的手,攥着她有些生疼。 苏漓若一惊,她如何不理解太后为母之心的苦衷?只是,没想到太后竟有如此手劲力道?见她沉默,似乎误以为她舍不得放下而暗中警告。“太后忧虑之事,漓若深知明了。太后放心,选后之事,陛下只是一时糊涂,待通晓其中利害,自然会懂的把握分寸。漓若始终是过客,不可能留下亦不能带走什么,其实已经...到了该离开的时候,只是...出了些意外而耽误了行程。” 太后微微一怔,握着的手颤了颤,渐渐松开,幽幽轻叹道:“此番打扰漓若姑娘情非得已,请不要放在心上,若需要帮忙,尽管开口,哀家定当尽力而为!” “太后为顾全大局而行,无可厚非!”苏漓若淡笑摇头道:“漓若在此打扰,让太后费心了。只是孑然一身,来时无意,去时无虑,并不繁杂,毋须挂念。” “既然如此,哀家不便勉强,漓若姑娘自当珍重,就此别过!后会...恐怕无期!”太后颔首,深深瞥视,目光隐隐几分高深莫测,终是不言,转身缓缓离去。 苏漓若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,恍然苦笑,松了一口气,喃喃自语:终于结束了! 她抬头仰望日头灿烂的晴空,心里突然有些迷茫,她该往哪里去呢? 盛夏夜晚,繁星闪闪。 苏漓若端坐苏溪如的房间前面的石椅,沉思太后今日所言,心里暗暗感叹连姝与素娴的命运。其实,一入后宫深似海,皇宫里的女人过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与苦楚,所有的委屈只能自己慢慢去消磨。待容颜苍老,青丝白头,幸福依然遥不可及。 第(2/3)页